首页

女s网

时间:2025-05-29 22:41:58 作者:AI绽开一朵云 散出就业新路径 浏览量:12460

  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通过生动活泼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生力量。童年是一个人文明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加强少年儿童生态文明素养培育,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少年儿童为抓手,促使他们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学习者、实践者逐步成长为传播者、推动者,可以有效带动家长与同辈、联动学校和社区等。

  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不妨以亲近自然的方式开展。创造轻松的氛围,构建贴近真实生活的学习场景,才能让孩子在自然教育中更好体认和尊重生命万物。比如,有的学校探索体验式环境教育,通过开设博物系列课、四季美学等课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升他们的环境保护素养。在孩子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厚植绿色理念,推动他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将让孩子终身受益。

  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城管局、教育局等联合发起深圳市垃圾分类“蒲公英校园计划”,打造垃圾分类学校教育体系,建设蒲公英校园1600多所,促进垃圾分类在校园生根发芽,并通过“结对子”方式将垃圾分类长效机制推广至四川省多个地市。目前,这一试点探索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可,并在全国推广经验。实践证明,多方携手、汇聚众力,能让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进一步走向深入,更有持续性。

  推进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要更加重视乡村地区,更好发挥乡村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殊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要看到,乡村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面向乡村少年儿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推动“小手拉大手”,既有助于维护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也能促使农村地区更加重视绿色生产,从而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和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全国生态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有利于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凝聚智慧、创新举措、久久为功,不断提升广大少年儿童的生态文明素养,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定能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

  王晓莉(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校园里的“二月二龙头节”:体验“龙”文化

原子能法草案也将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杨合庆介绍,原子能法制定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草案共8章53条,由司法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起草,主要对原子能和平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和监督管理体制,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制度举措,核燃料循环体系建设监管,规范和促进核电、核反应堆和核技术应用,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原则和核事故应急,原子能进出口管理措施以及有关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

国合署:评估领域全球治理 需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衡参与

2019年4月,西安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十个可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试点城市,西安按照试点城市要求,整合资源、创新发展,推动全市二手车出口业务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稳外贸、调结构做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西安市共出口二手车4080台,其中西安铁路口岸全年出口二手车3892辆,约为2022年的17倍。此次西安市二手车出口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建成投运,将充分发挥陕西中欧班列的通道优势,大幅提升二手车出口企业办理相关业务的效率,节省运营成本。

天津警方通报“陌生人凌晨敲门,女子家门口发现三角标记”

5月2日,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尧告村苗寨全体村民,邀请外嫁女性回家一起过五一劳动节。活动有芦笙踩堂、篮球赛、拔河、百家宴、文艺晚会等。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增长(国际论道)

印尼盾对美元汇率跌破16000印尼盾/美元心理关口,市场早有预期。这个东南亚最大经济体近期面临货币贬值压力,本月初印尼盾对美元汇率就逼近四年来最低水平。

现实与魔法交融 上海地铁现“9¾站台”

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一种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T细胞疗法上市,标志着全球首款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以下简称TIL疗法)正式问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